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調動好高校和企業兩個積極性,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深入推進企業與高校協同創新,經我司申報、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審議通過,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報2023年7月批次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立足數字工業,賦能教育未來”,華之尊激光致力于激光技術/數字技術在各產業的應用,立足工業面向教育。從人才培養的新形勢新任務出發,聚焦產業發展前沿,擬在“激光技術”、“數字技術”、“新材料加工技術”等方向上。致力于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四大類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在四大類項目上與高校展開全方位合作。通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旨在推動高校教學內容更新及課程體系完善,提升高校在實驗教學領域的綜合能力。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介紹
申報項目類型介紹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擬設立8個項目)
華之尊提供經費和資源支持高校項目進行研究與實踐,根據產業和技術最新發展的人才需求,在智能制造、激光加工技術等方向新技術,通過多種校企合作方式,開展多樣化探索實踐,形成可推廣的項目建設改革成果。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擬設立10個項目)
華之尊與高校共同制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方案。開設跨學科專業的創新交叉課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的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促進人才培養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轉變。通過校企合作,共同規劃和開發出一系列可復制的課程、教材資源并推廣應用。
師資培訓(擬設立22個項目)
通過校企共同籌備高校基礎類課程以及雙創類課程的師資培訓項目,共建新的面向教師的培訓課程,進行創新創業師資培訓,為高校之間交流搭建橋梁,為教育注入活力,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打造更高層次專業型、應用型、創新性、復合型師資人才。
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擬設立17個項目)
(1)與合作高校共建激光技術聯合實驗室、搭建實踐條件,共同開發有關實驗教學資源,建設激光加工的教育、培訓、研發一體的共享型協同育人實踐平臺。
(2)開放激光加工實驗室,建設區域公共實踐基地、人才培養基地,構建優勢互補、項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贏的人才培養共同體。
(3)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崗位;高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有關管理制度,共同加強學生實習實訓過程管理,不斷提高實習實訓效果和質量。
申報條件
1、優先考慮建筑、城市規劃、景觀、視覺傳達、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裝潢、廣告、家具、工藝美術、包裝、服裝、皮具、陶瓷、園林、航空、航海、機械、材料、醫學、生物、化學,以及工程訓練中心、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學生創新中心、培訓中心、開放創新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智能制造實驗室、創客工作平臺及各學科專業實驗室的高校專業負責人。
2、校方支持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項目申報和實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具有建設申報項目所需的實踐環境。
3、原則上所有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須在有效期內完成項目的結題與驗收。
4、參與教師所在高校必須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中的本科層次高校。
5、須注冊高校賬號,每個賬號對應一位項目申請人。教師賬號可申報“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四類項目。
建設要求
1、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
(1)主要研究智能制造、激光加工技術、智能智造技術等方向新技術。
(2)項目申報建設均要符合國家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上一系列的精神和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領先性。
2、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項目成果須包括如下內容:課程大綱、課程內容、教師授課教案、典型教學案例、習題和課程實驗等。
(1)課程大綱,包括具體的課程時間分配、章節、實驗、習題描述;
(2)教師授課教案:每章節均提供PPT課件。提供課程相關的參考書目、論文參考文獻、網絡資源等內容;
(3)典型教學案例: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開發2個典型教學案例;
(4)習題:按照教學內容和進度情況,每章節均設計與該章節匹配的習題,并給出參考答案;
(5)課程實驗:實驗描述及實驗步驟;
3、師資培訓
華之尊激光統籌,由主導學校牽頭,其他學校參加,在主導學校集中進行教學培訓和學術研究輔導、技術培訓、課題研究、技術研討、學習和交流活動,提升老師教學能力和研究水平,為高質量的開展教學工作并產生優秀的研究成果打下基礎。
4、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
(1)以校企合作、聯合掛牌的形式,引入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方案以及教學、實踐、實訓內容,從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師資培訓、專業實驗課程設置、品牌與影響力等方面進行總體目標設計與規劃,共建激光加工技術實訓實驗室。
(2)以共建聯合實驗室為起點,構建以高校與本地產業結合的教學科研中心,對校內外提供各種教學科研基礎環境乃至技術服務,進而起到帶動區域性科技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3)項目期內至少建設完成1個聯合實驗室共建項目。
支持辦法
1、經費: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擬資助入選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項目均有不同程度直接資金支持,擬資助入選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均有經費支持及提供價值總額20萬元/項軟硬件支持。(更多詳細信息可聯系項目負責人)
2、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將為立項項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項目開展的兩年期內,保持雙向溝通和交流,促進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3、在項目結束之際,進行項目評審。目的是對項目進行總結,鞏固建設成果,并為公開共享建設成果給所有學校做準備。
申請方法及申報流程
1.申報者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https://cxhz.hep.com.cn)注冊用戶。登錄后可點擊“產學合作”-“查看企業項目指南”查看企業項目指南。在“企業項目列表”頁面中,可根據“企業名稱”“項目名稱”“項目類型”“涉及專業及產業方向”檢索項目。確定申報意向后,點擊“企業項目列表”頁面中的“申請”按鈕填寫項目申請表單以及上傳高校申報書模板(需簽名蓋章),確認無誤后點擊“申請”按鈕提交項目申請。
2.華之尊激光將于項目申報結束后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并及時公布入選項目名單。
3.華之尊激光將與項目申報負責人所在高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兩年,所有工作應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約定的項目周期內完成。項目到期后,項目負責人提交結題報告及項目成果,華之尊激光將對項目進行驗收。
4.項目申報人須在平臺項目截止時間前將加蓋高校校級主管部門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無需提供紙質文檔)上傳至平臺。若有任何疑問,請與企業項目負責人聯系。
企業項目負責人:馮暉琪
電話:020-87580799/13798146994
郵箱:hqfeng@huazhizun.com
申報截止時間
2023年11月30日前在平臺內完成協議確認的項目,將納入2023年第二批立項名單審核與發布。
2023年11月30日后在平臺內完成協議確認的項目,將不納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申報注意事項
1、請確保“項目申請表單”頁面中的“項目負責人”與項目申報書中的項目負責人一致。每個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僅限一人。
2、每位申請人僅允許有3項在研項目(不包含未立項項目和已結題項目),且每年最多申報3個項目,超過申報數量的項目不予立項。
3、項目申報書、合作協議蓋章必須為高校、企業公章(或合同章)。
關于華之尊激光
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近20年來一直專注于中小功率高精密激光雕刻切割機、CCD視覺自動定位激光加工設備、3D打印機、三維掃描儀等智能制造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立足數字工業,賦能教育未來”。公司在精密電子(Die cut)、半導體產業(Wafer)、3C產業、核電領域、汽車產業、FPD平板顯示領域、生物醫療領域等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激光、數字技術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及可持續研發能力,為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工業市場的成熟及深入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憑借十幾年成熟的工業市場及可靠的先進應用沉淀,積極為高校教學科研需求,提供先進的、系統化的教學解決方案。已與浙江大學(激光技術聯合實驗室)、中國美術學院(柔性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數字創意谷)等高校建立不同類型的服務于科研、教學的各種產教融合基地!
華之尊激光設備展示

往屆合作成果
浙江大學
KAPI教材-雙穩態液晶膜產品設計制造
本項目由浙江大學和廣州華之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共同推出的新型教材。項目以新型3C產品一雙穩態液晶膜系列產品作為新工科基本教學教體。
“華之尊杯”浙江大學IBE-雙創實踐基地大學生“創未來 創生活”科創大賽
“華之尊杯”浙江大學大學生“創未來 創生活”科創大賽是國內第一個真正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驅動,以“柔性材料+數字智造技術”為依托的大賽。
上海交通大學
《微流控芯片激光加工創新實踐》課程建設
本項目將激光加工技術應用微流控芯片設計和制造,開創微流控芯片加工制備新工藝、新方法、新應用,培養這一領域國內迫切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暨第三屆粵港澳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
大賽以未來技術—智能穿戴賽項以“智能穿戴”為主題,立足當下,彰顯未來。設計一種結合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應用的未來技術作品。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首屆華之尊杯“鄉村振興”激光加工技術文化創意設計競賽
本次V’Interface設計競賽的主題是鄉村振興。以科技與藝術為核心,以激光加工技術為主要工具,以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為目標。其目的是關注鄉村的發展,培育農村產業的發展勢頭,加強對村民的人才支持,促進農村文化的繁榮。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孔湉湉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項目論文
微流控項目,深圳大學孔湉湉團隊發表“Ultrastretchable and Wireless Bioelectronics Based on All-Hydrogel Microfluidics”為題的論文。創新性地將華之尊激光雕刻機用來加工韌性水凝膠,以拓展水凝膠微流控生物電子芯片的傳感檢測應用。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模型設計與制作—互聯網+數字式立體化教材
數字技術在建筑模型專業應用的高等教育教材、產學合作高等教育藝術設計類的數字化應用新形態教材、“互聯網+”立體化數字化,教材、課件、視頻三合一新形態立體式教材。